裝備制造業行業細分及管理特點分析
當前,我國裝備制造業面臨著原材料成本上升、產品價格下降、客戶需求多樣化等經營難題,企業需要改進管理水平,提高適應市場變化的快速反應能力。但是由于各行業在產品結構、生產模式、產業特點、市場環境等方面存在差異,管理改進的側重點不同,工具導入(包括信息化)的策略也不一樣。本人先后接觸到一些企業,現就典型裝備制造行業的管理特點做簡要分析,供朋友們參考。
1. 汽車及零部件
近年來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很快,形成了良性競爭的市場格局。受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影響,我國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在CAD/CAPP/CAM/CAE方面的應用起步很高,產品設計能力較強。但以整車企業為龍頭的供應鏈層面上,其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還沒有實現完全的協同,整個供應鏈在快速響應市場的能力方面尚需提高,產業配套的優化配置和區域制造資源潛力還需要進一步發揮。因此在管理改進的過程中,企業要注意應用全過程物流控制和跟蹤技術,模擬產品研制、生產和服務環節中的物料、任務平衡,支持運營過程中異常情況的實時處理,從而實現供應鏈整體的資源優化、工藝設計和生產優化,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供求關系的動態平衡。同時,整車企業需要應用生產物流、能力平衡和外協資源集成重組技術,在地域、人工、設備費、運輸、倉儲和區域經濟等約束條件下,遵循最佳經濟效益原則來重組制造資源。
2. 船舶制造
船舶產業是典型的資金、技術、人力密集型產業,制造周期很長,很多船舶企業按照五級計劃安排生產,因此船舶企業的管理重點在于生產制造和產品數據管理,市場資源和客戶關系管理就顯得不太重要。當前船舶企業需要關注的管理問題是:解決產品設計與生產制造的脫節現象,實現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產品數據管理,支持設計制造一體化;根據企業以項目進行生產組織的特點,建立基于網絡計劃和項目計劃相結合的生產過程建模和混線生產計劃體系,提高生產過程信息反饋及時性、計劃的可控性、以及生產現場組織的高效性,進而實現基于多目標優化的項目管理模式,加強對“殼、舾、涂”一體化及企業整體資源的優化配置能力。
3. 機車車輛
機車車輛產業是典型的小批量、多品種,混流生產模式,盡管企業是面向訂單生產,但是由于我國鐵路行業的管理現狀,整個產業的用戶比較單一,采購方就等同于主管部門,因此,企業首先解決的是如何實現采購方對產品快速交貨和多樣化的需求,因此需要提高制造執行能力,同時加大產品研發力度,適應機車產品向高速、重載發展的趨勢,在滿足交貨期和產品型號研制的基礎上,細化質量和成本控制能力。
4. 飛機制造
飛機制造企業一般不具備產品設計能力,主要承擔在研和定型產品的生產任務,其生產是典型的多型號、批產和在研混合的復雜裝備制造過程,因此需要提高對資源的柔性配置和生產任務的優化安排能力,完成產品研發到快速批量生產的轉化能力。由于航空裝備的零部件多,工藝路線比較長,所以要加強產品、批次和設備工藝特征的優化匹配管理,滿足設計變更環境下的零部件齊套關聯要求,保證產品生產的有序進行,進而實現工藝設計、制造、質量、財務等業務過程的集成,增強成本管理控制能力,增強實際成本計算的正確性和成本控制的系統性,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5. 工業制冷、鍋爐、發電設備等重型裝備產業
該類企業具有典型的多品種、單件/小批量、訂單定制、多任務成套生產特點,產品的復雜程度高,需要以客戶的實際需求為參數,進行產品的設計、制造、安裝、服務。因此需要加強設計與制造的系統管理以適應設計和生產的頻繁變更,保證零部件的齊套配置;為保證交貨周期,要建立生產過程建模和生產計劃調度快速相應機制,制定任務、資源等作業計劃與輔助生產聯動計劃,實現對資源進行動態調配管理,為企業生產過程提供動態管理手段及決策依據,減少由于企業信息流通不暢導致的物流供應不及時以及錯誤的資源投入。因此在管理改進過程中,要考慮融合項目管理、TOC和MRP等先進管理思想,實現對制造流程中每個節點的質量、進度和成本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同時要應用大規模定制技術,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前提下,形成企業內部標準的零部件組件庫。
企業只有提高綜合運營能力才能獲得長久的競爭優勢,短板理論也同樣適用于制造型企業,在企業管理改進過程中,需要甄別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及管理空白,對癥下藥才能獲得理想的結果。因此要全面分析裝備制造企業在產品設計、生產制造過程、市場營銷、質量管理、制造資源管理和生產過程跟蹤等主要生產經營活動全面的現狀,提取企業在產品設計、制造執行和經營管理方面的瓶頸因素,提出針對性的手段、方式和運營機制,才能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經營管理能力。